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全校上下共同推进,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大就业格局。五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稳中有升,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党政齐抓制定政策
统筹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递增,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就业工作汇报,出台一系列就业工作指导文件,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学校就业总体工作,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毕业生就业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叠加影响较重,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就业奖惩机制及就业督导约谈机制,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针对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难和问题,研讨解决策略,出台十余个促就业政策制度文件,确立防控状态下就业工作的思路和原则,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全力出击,确保每年实现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同时,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实行全程化和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
招生就业工作处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方案,联合教务处、人事处共同推动发挥专升本、二学位、特聘助理等政策性岗位作用,制定出台就业工作目标实施办法;精准摸排就业底数,分专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台账;优化“一网一号”(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强化精准信息推送服务;针对毕业生需求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精简、调整派遣办理手续与流程,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及时高效服务;稳固京内市场同时深挖京外就业潜力,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多渠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充分利用就业网络体系以及社会招聘网站,双线结合,开展线上线下双选、宣讲、招聘、笔试、面试和签约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学生基层就业,扎实做好“西部计划”、“援疆援藏”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进行“五个一”精准帮扶活动,开设就业创业训练营,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每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校毕业生就业率。各院系党政班子齐抓就业工作,全员动员,层层压实责任,根据不同学生就业目标和需求建立考研、考公、考编、回省就业、志愿服务等不同的信息群,进行精准信息推送和就业指导,实行就业困难学生包干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类帮扶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求职技巧和心理辅导,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困难,确保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
联合社会力量
助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
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积极拓展社会资源,联手推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常年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合作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发起成立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召开三届“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研讨会”。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2021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职为你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暨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津冀、新一线城市招聘信息,持续与天津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合作进行“海河英才计划”校园联合办公。今年3月,由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不负韶华 奋斗有我”国聘行动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在学校启动,邀请企业走进高校展示企业文化,精准定位求职需求,高效匹配求职信息与岗位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加强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学校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把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普及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精神与实践、女性创业学等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建立女大学生培育中心综合培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实训基地,举办“创业训练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修班”,优选创业团队入驻。依托校内外创业实践平台实现创业实践指导制度化,通过校企对接、项目管理、创业骨干训练营、创业校友论坛、坤创青春十讲等实训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通“课程-训练-孵化”一条龙服务,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训、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协同育人平台。学校初步形成了大一至大四的启蒙引航、教育和实训到放手实践的“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女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初见成效,学生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多个创业团队获得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创青春”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奖项。
五年多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工作适应度、工作胜任度、职业期待吻合度、职业能力素养满足度较高,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认同度持续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适应度、职业能力评价较高,特别对毕业生忠诚可靠、勤奋努力、积极主动、严谨细致和踏实肯干的职业素养有较高评价,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总体满意度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就业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就业指导、挖掘就业岗位、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服务,确保毕业生平稳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和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以高质量就业助力一流女子大学和国家级妇女干部培训学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