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教育扶贫是我人生的转折点,童年经历的所有不幸将成为我精彩人生的一部分。”今年秋季学期,张清(化名)怀着对未来的憧憬,顺利升入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延边中学。通过扶智与扶志,这个幼年丧父、母亲远走、一度辍学打工的彝族女孩把学习看成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规划。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马边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是民族地区、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叠加之地。“民族地区是乐山教育脱贫攻坚主战场,要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特别是控辍保学成果仍需一以贯之的持久定力,回应好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乐山市委书记彭琳说。近年来,乐山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不断加速实现民族地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跨越,确保教育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控辍保学,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我曾经辍学在外面打工,今年刚满17岁家里就要给我定亲,但我想继续上学,不想那么早嫁人。是马边桐华学校让我圆了梦想。”今年10月16日,在北京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举行的“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视频类全国唯一特等奖《珙桐花开》首映式现场,四年级学生乌尔金罗说。
长期以来,受交通不便、家庭贫困和重男轻女、早婚早嫁等影响,一些适龄儿童失学辍学,错过最佳入学年龄,重新返校后成为大龄低年级学生。为努力消除劝返学生辍学厌学隐患,马边县探索开办“桐华培优班”,将技能培养和义务教育学习有机结合,差别化、精准帮扶,帮助起步晚的孩子弯道超车,确保大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2019年7月,首届“桐华培优班”开班,班里学生平均年龄13岁,最大的16岁,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只有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今年5月,“桐华培优班”升级为“桐华学校”,班级由一个混编班增加到5个年级,覆盖马边县400余名大龄低年级学生。今年暑期,“桐华夏令营”也由点到面开办起来。
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成为乐山控辍保学的第二战场。通过“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等办法,当地落实了1361个贫困孩子网络和电视教学条件,确保了无一人因疫情辍学失学。今年8月,乐山遭遇洪水袭击,展开了一场场校园保卫战。最终,乐山实现安全开学,确保了无一人因受灾辍学失学,有效巩固了控辍保学成果。
在控辍保学前端,乐山积极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扩大试点行动,突破语言关,帮助彝族儿童顺利过渡到义务教育阶段,减少因语言带来的学习困难、厌学等问题。结合“一村一幼”升级建设,乐山创新工作举措,构建制度、活动育人以及民族特色课程三大成果体系,9191名幼儿普通话测试优良率达97.83%,比试点之初上升41.4%,彝区幼儿实现了“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向“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根本性转变,从源头筑牢了控辍保学风险屏障。
激励与资助并重,因贫失学成为历史
2019年10月16日,110个“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名单在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揭晓,《通过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提升贫困地区学生学习动力——“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案例》成功入选。“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的教育扶贫机制改革试点项目,也是乐山创新控辍保学机制、激发教育内生动力、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次生动探索。
2015年,乐山在马边县32所小学、7200余名师生、5700个家庭中开展“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试点,采用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方式,以保证贫困家庭送适龄子女上学、保证出勤率和贫困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为前提,向贫困家庭、贫困学生及任课教师提供现金资助。2018年,乐山总结马边县“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试点实施经验,研究制定了全市实施方案,并在“两县一区”迅速推广。今年,“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实现全市覆盖。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累计为1.5万人次学生、500余人次教师和1500余户贫困家庭发放奖金近600万元。
“自上学以来,我享受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教育;在进入峨边中学后,享受了国家助学金、景区灵清计划等资助。正是这一系列资助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让我能轻装上阵,好好读书。”峨边中学2020届学生宋璐今年考上西南财经大学,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用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除创新实施“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外,乐山始终坚持将学生资助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推手,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善资助体系,实现了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截至目前,乐山累计发放教育资助金8.21亿元,资助54.8万人次;发放教育扶贫救助金1.02亿元,救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5.22万余人次,实现了“应助尽助”。
真情援彝,大小凉山教育齐步走
“培养一个学生成才、带动一个家庭脱贫、影响一个民族进步”,是乐山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美好愿景。地处大凉山腹地的美姑县,彝族聚居历史久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
为此,乐山实施“美姑班”和“同心春蕾班”乐山援彝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普高与普职共同发力,构建“定制培养+类型选择”彝区人才培养精准帮扶新模式。项目从2017年开始,全免费、分阶段、分类型持续实施,包括乐山一中“美姑班”普高教育支持计划和“同心春蕾班”中职教育支持计划两个具体项目。
乐山市第一中学开办“美姑班”,以升学为导向,针对美姑县优质教育资源缺失、优秀学生进一步深造难问题,定向招收200名优秀学生,到乐山一中接受3年普通高中教育,破解本土人才高质量培养瓶颈。“同心春蕾班”中职教育支持计划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以技能培养为导向,针对美姑县“一村一幼”计划实施后幼儿教师缺乏的实际困难进行帮扶,从该县定点招收400名彝族困难家庭初中毕业生到峨眉山市旅游学校接受3年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习,解决美姑县学前教育师资缺乏问题。
“这3年的学习生活,将影响我的一生。”“美姑班”学生吉布尔体表示,乐山一中采取的创新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服务保障模式有效解决了大家的学习生活困难,让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
大小凉山山水相连,是散落在巴蜀大地上的两颗璀璨明珠。乐山全市62所优质幼儿园以“一对多”形式结对帮扶市内彝区307所幼儿园(幼教点),79所中小学以“一对一”形式结对帮扶市内彝区79所中小学;市内47所中小学“一对一”帮扶美姑县中小学。全市每年均选派援彝干部、教师近400人,近3年累计派出1200余人次,帮助大小凉山彝区培训师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发展产业。
作者:通讯员 周芹 本报记者 倪秀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07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