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女性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关注女性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金融行为特征,将女性纳入金融教育活动开展的重点人群,有助于实现女性及其家庭的金融福祉,促进整个社会、国家的金融健康发展。本文从金融素养的性别差异考察、女性群体面临的金融挑战以及金融社会工作对女性金融素养提升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性别视角下实现金融赋能的有效途径。
■ 聂真真 蒋龙
如今,金融发展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金融不仅为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带来了新气象,而且通过大规模市场化金融产品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公众金融素养的提升。
当前中国女性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女性学历和就业率不断提升,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逐步提高,拥有的资金、组织、技能等发展资源也日益增多。同时,女性逐渐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和理财的主力军。2020年瑞银集团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家庭财务决策上,高达86%的中国内地受访女性表示会与配偶共同处理长远财务决策或担当主导角色,仅14%的受访女性表示会让男性主导决策。因此,关注女性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金融行为特征,将女性纳入金融教育活动开展的重点人群,有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健、有序发展。
金融素养的性别差异考察
现有研究大多认为男女金融素养水平存在差异,而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男女提升金融素养的方式不同,男女社会经济地位特征的不同,以及对数学能力、风险态度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青少年金融素养的培养等。德国经济研究所201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女性金融素养偏低的重要因素。在德国和美国,即便受访女性具有较高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但男性在金融知识测试中的表现依然优于女性。而在泰国,情况则有所不同,受访女性与男性对金融和财务知识的掌握并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其原因是,在泰国文化中,女性通常对家庭负有经济责任,具有财务决策权。女性的金融素养会随着其在社会与家庭中作用的增强而提升。可见带有性别偏见的金融社会化过程、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等是造成男女金融素养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为持续跟踪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变化,关注重点人群和区域的金融素养水平,自2013年起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除港澳台地区)每两年开展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最新报告(2019)显示,从人口统计特征看,不同群体消费者在金融态度、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技能和金融知识需求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相较于教育、收入、地域、年龄和职业对金融素养得分的显著影响,性别对金融素养的影响有限。这得益于我国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以及国家对女性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的有力保障。因此,我们在观察中国女性群体相较于男性群体的金融素养得分高低的同时,更应进一步关注、重视不同女性群体所面临的诸多金融挑战。
女性弱势群体面临的金融挑战
国际上非正规就业的女性化和女性的非正规就业化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国女性就业出现从“倒U型就业”向“M型就业”转变的趋势,相当一部分女性因育儿和家庭照料而不得不中断就业,加剧了女性就业非标准化、非稳定化趋势。由于工作期间收入较低、就业历史中断、缺乏社会保障,使得非正规就业的女性群体面临着特殊的金融挑战。
近年来针对女性的金融骗局也值得分析。在校女大学生容易遭遇裸贷、校园贷等恶性事件,其原因主要是消费文化的侵染。城市女性青年群体对符号意蕴和情感价值内涵的消费远远超过了对商品自身的消费,甚至不惜通过网络借贷, 追求那些被制造出的“消费符号”。这也反映出,消费者在某方面处于匮乏状态,渴望获得慰藉和支持。消费社会中商品难以避免的标准化、同质化和虚拟化,致使女性更加渴求自我实现和身份认同,从而反过来导致符号消费的进一步虚拟化,由此陷入循环往复的消费主义漩涡。近年来也出现了“杀猪盘”,即诈骗团伙通过网络交友平台伪装成理想婚恋对象骗取女性钱财的骗局。学者方舒的研究认为,此类网络诈骗行为的发生,不仅由于受害方微观层面的金融素养不足,还有中观层面的缺乏正式支持网络和专业性支持服务等原因。可见,青年女性陷身恶性事件,不仅体现出缺乏规避金融风险的通用知识,也折射出她们自我实现的难题及社会支持的不足。
在贫困地区,留守妇女也面临金融挑战。陈秋月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女性承担更多家庭决策权会对农户参与正规信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她们往往因担心“风险太大了”“失败怎么办”“害怕赔不起”而拒绝参与信贷,宁愿维持现状。这正是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有必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考虑女性特别是留守女性农民的处境,针对其文化心理开展金融教育工作。
金融社会工作助力提升女性金融素养
由性别经济议题和金融治疗实践发展而来的金融社会工作已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新领域。它关注服务对象的收入维持与增长、资产积累与投资、消费管理、信用建设与债务处理、以及金融风险防护。遵循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理念,金融社会工作强调环境、目标、文化等因素对不同人群金融素养的影响,力图通过一种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性的社会策略,增进服务对象的金融福祉。
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通过金融咨询、金融教育、金融治疗等专业方法,结合具体金融情境,帮助女性改善金融意识、情感、态度、知识和行为。因此,开展女性金融素养工作坊,不仅应介绍金融知识,更应针对她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社会角色与个性需求,引导服务对象确立有效的目标规划,提高面对金融风险的辨识力和抵抗力,注重素养发展中品格与技能的统一。
宏观层面,金融社会工作致力于推动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确立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建立多方合作的国民金融教育工作机制。针对女性群体的金融教育发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已明确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企业等组织与妇女组织合作,面向农村妇女开展金融服务和相关培训。在编制新一轮妇女发展纲要时,建议重视低净值人群,对在校女学生、边远地区贫穷妇女、劳务流动女性、残疾女性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教育活动,帮助其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女性金融消费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
金融社会不断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女性金融参与和风险规避的需求与日俱增。关注女性金融素养,基于性别视角增进金融赋能,有助于实现女性及其家庭的金融福祉,促进整个社会、国家的金融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bat365官网登录入口)